小雪,冬天的第二個節(jié)氣。雪落山河,歲月白首。
物道之華,
也沒有什么好遺憾的,兩處相思同淋雪,此生也算共白頭。#小雪 喜歡關(guān)注@物道之華 一起回歸中國最初的美!#節(jié)氣 #我的快樂不冬眠@微信時刻 @微信創(chuàng)作者
視頻號
可北京初雪,早早而至,人們對雪的殷殷期盼有了一時的停頓與滿足。然而接下來,詩經(jīng)曰:“北風其喈,雨雪其霏。”未來十五天的小雪節(jié),黃江中下游城市,如河南,山東等地,將大概率迎來初雪。與華北不同,小雪節(jié)這些城市青山不老,河水不涸,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。于是片片飛雪,落在柿子上、竹上、草上、銀杏上,那青的紅的黃的夾雜著白,仿佛冬花開在雪野中,隱約著青春的美艷!每年11月22日或23日,太陽走到黃經(jīng)240°,進入小雪節(jié)氣。中國此時的氣象,將分成兩大派。北方陽光稀少,天地積陰,不過不要緊古代人發(fā)現(xiàn)此陰沉晦暗的天氣,常釀著一場雪,“連朝濃霧如鋪絮,已識嚴冬釀雪心。”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記載:“十月中,雨下而為寒氣所薄,故凝而為雪。”若此時天上有雨,將因寒氣凝結(jié)成雪。不過此時冷空氣還不夠猛,“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。”故曰小雪。正因如此,有時下的雪呈半冰半融狀態(tài),雪落樹枝即化,此為“濕雪”;有時又雨雪同降,叫“雨夾雪”;有時只下白色冰粒,如米粒一般大小,稱為“米雪”。往南走未有雪,卻有雨,稱“液雨”,液即浸潤。冷風凄雨,又沒暖氣,能浸得人冷到骨頭里,所以小雪也是南方正式入冬的時節(jié)。相應(yīng)地,江南一帶的銀杏,將迅速變黃,變亮,變透。“花雪隨風不厭看,更多還肯失林巒。”無論是揚揚飛雪,還是片片銀杏,小雪總是爛漫乍寒中。俗語說:“小雪封地,大雪封河。”但不是指雪大乃至于封地,而是指氣溫驟降,萬物凍住,生長陷入停滯。就像古人用“霙(yīng)”字形容雪。他們認為:“不榮而實者謂之秀,榮而不實者謂之英。”開花結(jié)果稱為秀,開花不結(jié)果稱為英,那開在冰冷里的雪,便只能稱為“霙”了。雪花出六瓣,在河圖之象中,“陰為六”,所以小雪節(jié)是天地盛陰的體現(xiàn)。導(dǎo)致天地閉塞成冬,唯有開春后,春花五瓣,陰陽交午,才能解封,生萬物。一候虹藏不見。從清明開始的“虹始見”,到這日彩虹躲藏起來,預(yù)示天地間陰盛陽伏。二候天氣上升,地氣下降。天氣與地氣不交,萬物生長暫停。三候閉塞而成冬。陰陽不交,天地不通,萬物閉藏,我們正式走進冬天。古時,京城下雪了,臣子們會收集雪花,“上表稱賀”。這并非諂媚,西漢農(nóng)學(xué)專著《汜勝之書》有記:“冬雨雪止,輒以藺之。掩地雪,勿使從風飛去。后雪復(fù)藺之,則立春保澤,凍蟲死,來年宜稼。”不少人疑問,為什么雪既如一床被子,給植物保暖,卻又能凍死害蟲?那是落雪后積在地面上,里外不通成了一層保護,外面的強冷空氣便進不到里頭來。等到春暖化水,吸收熱量,層層滲入到蟄居的害蟲,它們便很難不受傷害,從此雪水起到了干凈而潤澤田野的作用。雪中,還含有許多氮合物,不失為頂好的天然肥料。是故民間有言:“小雪雪滿山,來歲必豐年。”不得不感慨,在科技不發(fā)達的古代,古人卻對自然的觀察如此細致,想必,那是非生活在日子深處,而不能有的。一個人如果對自然,對自己,有敏銳的感知,生活或?qū)⒆兊镁唧w而微。秋風起了,古人張翰就想起了家鄉(xiāng)的“莼菜羹和鱸魚膾”,而雪花飄了,汪曾祺就知道,“今天中午是咸菜湯。”這是青菜腌的,佐以茨菇片煮成湯。小雪腌菜,早在《詩經(jīng)》就有唱:“中田有廬,疆場有瓜。是剝是菹((jū)),獻之皇祖。曾孫壽考,受天之祜(hù)。”屋舍人家附近的田埂邊上,長著果瓜,先民們把它們削皮切塊,腌漬成咸菜,其中“菹”是腌漬之意。但不止作為存糧,還要用來祭祀供奉先祖,那樣生活、土地和人們,都會受到佑護。今日人們不必用小咸菜供奉先人,但無論北方南方都還保留著小雪腌菜的習慣。千百年來,似乎人們的心愿都很一致,只要吃飽喝暖,冬天再嚴,日子都能過得去。不過存儲食物這事,因地制宜。靠海吃海的人們,喜曬魚干。把魚肚剖開,清洗干凈,就可抹上鹽粒腌漬小段時間,便一串一串掛在陽光底下曬著,大大方方昭示出一個豐盛的年尾。有些地方,則把打糍粑過成了“糍粑節(jié)”,“小雪來寒朝,糍粑祿祿燒”。家家戶戶打了麻糍,一邊辦起祭祀,扛著神像游街。一邊又擺起酒席,邀朋喚友,清寒小雪天,總被他們過得熱熱鬧鬧。不過正是這些歡騰,熱鬧,紅火,赤忱,嚴寒之冬方才折射出光和熱,成為生命中最溫暖的記憶,如影隨形一生。小雪,宜減辛苦!說的是,飲食清淡,也說冬日生活,我們可以懶一點,少辛苦,多悠閑。冬天,外冷內(nèi)熱。房屋外冷內(nèi)暖,身體人們裹得嚴嚴實實,外冷內(nèi)燥。為避免失衡,內(nèi)熱散不出來,藥王孫思邈曾說,小雪節(jié),“宜減辛苦”。即應(yīng)當少食辛辣,苦味的食物。無論是“蘿卜青菜各有所愛”,還是一清二白的豆腐,加兩條蔥,熱鍋里咕嚕咕嚕滾著,何嘗不是清淡的歡愉。詩里說:“愁人正在書窗下 ,一片飛來一片寒。”書窗難有,雪夜貓在家里煮酒烹茶,還是適宜。誠如白居易捧出新酒,點起火爐,輕問劉十九:“能飲一杯無?”若是無酒,不妨飲茶,“寒夜客來茶當酒,竹爐湯沸火初紅”。冬天最熨帖,正是家人之間,朋友之間,圍爐煮茶,相邀共飲的時光。冬天曬曬太陽,真是五臟六腑都會暖。相傳最早來自一個貧窮的農(nóng)夫,他只能披著破麻爛絮,勉強熬過冬天。某一天發(fā)現(xiàn)負暄的溫暖,就說是大秘密,要獻給國王。讀來總覺得辛酸,若有暖衣,何苦負暄。不過時光流轉(zhuǎn),今日穿著暖衣的我們,卻很難懂得負暄之樂了!二十四節(jié)氣的節(jié)氣名中,最可愛的或許就是小雪,于是它成了很多人的名字。但雪也有雪的名字,寒酥、柳絮、玉沙、梨花、仙藻、犬狂、六出、散鹽、素塵……名字之多,我獨愛《釋名》對雪的解釋:“綏”,意味安寧,小雪小安寧。沒有冷到出不了門,沒有冷到沉悶冷漠,雪花是飛舞的孩童,推開門,看它飛去湖邊,飛入山尖,飛落瓦當,世界褪去了熱烈濃妝,變得素雅清淡。好極了!紛繁里,紅塵中,喧囂聲里,我們難免不被侵擾、不鋒芒、不焦慮,如今,靜看山河入冬,人在歲月入定。